日前台灣小姐來澳門擔任宣傳大使,怎料遇著澳門的「宣傳大使」—「劏客的士」。
據《力報》報道,旅遊局在回應時表示︰
//澳門的士不跳錶喊價的問題,因為影響國際旅遊形象,政府方面已經加緊進行立法打擊,建議旅客在搭的士時,先向司機要求跳錶,如果司機不照辦,那就拒搭趕緊下車,避免不必要的爭議。或是出發澳門前下載「澳門電召」或「28812345」app程式,叫車方便又安全,但前提是要先購買一張澳門電話卡。當局提醒,如果旅客不幸遇到惡劣司機,請記下車牌號碼並報警處理。//
是的,雖然後面有呼籲大家記下車牌號碼並報警處理,但我驚訝的是,旅遊局作為政府部門,面對「劏客的士」問題,開首呼籲的竟然不是對這種惡行的零容忍,不是據理力爭,不是聯同相關部門加強管理,而是叫旅客「避免不必要的爭議」。政府部門都尚且呼籲大家駝鳥政策,大家又怎樣相信這個政府會解決的士劏客問題?
的士是一個城市形象的最前線,外地客人生路不熟,出關後很自然的就會截的士去目的地,如果人客則進澳門,便獲得如斯對待,那麼政府投放多少資源宣傳澳門旅遊,也是徒然。的士劏客雖非澳門獨有,但就我一些旅遊經驗而言,英國、葡國的不同城市,甚至大陸的不同城市,的士劏客情況遠遠不及澳門。
澳門「黑的」聞名於世,實在已經不是新聞,無論遊客或本地居民都深受其害。政府若不再大力打擊的話,日後旅遊局往外宣傳感受澳門無限式,也許要加上一個「劏客式」了。
